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6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718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50篇
环保管理   42篇
综合类   1013篇
基础理论   324篇
污染及防治   289篇
评价与监测   111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3 毫秒
11.
This paper presents a summary of globalacid deposition flux data taken from a globalassessment report on acid deposition prepared forUNEP/WMO (Whelpdale and Kaiser, 1996). There is a largevariation in the spacial coverage and reliability ofmonitoring around the world. Many more stationsmeasure wet deposition than collect appropriate datafor estimating dry deposition. The widespread regionswith highest precipitation concentrations anddeposition fluxes of sulphate and nitrate coincideclosely with the regions of highest density ofSO2 and NOx precursor emissions occurringprimarily in the mid-latitude, northern hemispherebelt where a large fraction of the worlds fossilfuels is consumed. Organic acids in precipitation makea minor contribution to acidity (<20%) inindustrial regions, but in the rest of the world theyare of same order, or even exceed, inorganic acids.Less is known about dry deposition, but it appears topredominate near strong emission sources with wetdeposition predominating farther downwind. The molarratio of the N/S contribution to acidic deposition isclose to 1.0 over large areas of Europe and NorthAmerica, but is highly variable elsewhere, beinghighest in equatorial regions due to biomass burningand lowest near smelters and other large sources of SO2.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废酸油渣中16种多环芳烃超声萃取、Florisil萃取柱净化、气相色谱-质谱测定的方法。笔者对提取方式、提取剂类型和体积、提取时间和次数、净化方式等进行研究,采用无水硫酸钠分散,二氯甲烷作为提取剂超声40 min,提取液经纯水清洗、离心后取适量有机相经过3 g Florisil萃取柱净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模式(SIM),加入内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二氯甲烷提取效率比正己烷好,丙酮可能引起酸性样品中多环芳烃的降解,丙酮超声萃取时加入无水硫酸钠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目标物降解,但萃取效率不可控制,宜采用二氯甲烷作为萃取剂。分散提取能有效减少提取时间,超声清洗仪超声40 min提取效率为86.2%~104%。3g Florisil萃取柱净化比1 g Florisil萃取柱净化和GPC净化效果略好。方法检出限为0.4~1.3 mg/kg,6次空白加标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3%~15.3%,6个实际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27.3%,基体加标回收率为51.3%~126%,连续校准稳定。该方法适用于废酸油渣样品中16种多环芳烃的检测,比直接溶解有效,比加速溶剂萃取、索氏提取、微波萃取和超声探头萃取简单、快捷,能有效减少设备污染和腐蚀,净化方法有效,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是实现大批量样品检测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乌鲁木齐市新市区大气气溶胶中多环芳烃的GC/MS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测定了乌鲁木齐市新市区的大气气溶胶样品16种EPA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通过索氏提取气溶胶样品,抽提物经硅胶层析柱分离,使用16种多环芳烃混合标准样品绘制标准曲线,以外标法对PAHs进行定量分析,并根据所得数据浅析了多环芳烃污染来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新市区大气中由于汽车尾气排放和煤的燃烧造成的多环芳烃污染均存在。  相似文献   
14.
杨继明  宋洋  白俸洁 《干旱环境监测》2003,17(4):195-196,221
根据流动相极性理论,采用梯度淋洗一检测器编程方法检测多环芳烃,大大缩短了分析时间,并提高了灵敏度和精密度.为进一步定量分析提供了优良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光离子化检测器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快速测定空气中苯系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使用光离子化检测器便携式气相色谱仪,直接测定空气中mg/m3级苯系物(苯、甲苯、乙苯、邻、间、对位的二甲苯及异丙苯)的快速分析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00mg/m3,相关系数均在0.999以上,方法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9~12.5%(5mg/m3),3.4~7.9%(30mg/m3),方法最低检测限达0.2~1.0mg/m3。  相似文献   
16.
厦门港和员当湖表层沉积物中的石油烃和多环芳香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2002年4月厦门港沿岸设9个站,员当湖设两个站采集表层沉积物,用有机溶剂萃取,硅胶柱色层分离,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带SIM数据采集系统对样品的石油烃类(M/Z=55),多环芳香烃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员当湖石油烃和多环芳香烃质量分数分别高达1397和1376.5ng/g。厦门港船只活动,厦门港四周工业废水、车辆燃油滴漏是石油烃和多环芳香烃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7.
对多环芳烃(PAHS)4种理化参数(K;W、Sw。X Vv。)与 LCO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 4种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4种参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刀66、08083、09488、0.9570,经r检验,后两种属高度显著相关.用所建立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对7种PAHS的LC。进行估算,估算值与实测值相比,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58.84%、32.23%、1761%、198%,用l和V*.H对LClj进行估算的估算精度也较高。经比较,提出用(。估算P*比对麦穗鱼*CO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回收磺酸盐生产工艺 ,对其装置的产品成本进行了测算 ,并对盈亏平衡及其敏感性进行了分析 ,进而确定了主要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9.
应用固体~(13)C-NMR技术对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干酪根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进行研究,提出应用该技术所测算的干酪根结构参数“芳核平均结构尺寸”能较准确地反映碳酸盐岩的热成熟度。首次提出芳核平均结构尺寸与镜质体反射率之间的关系在干酪根的热演化过程中具有“三段式”特征。利用这一成果对华北地区下古生界成熟度进行了测定,与地质背景甚为吻合。  相似文献   
20.
模拟实验研究了苯并(a)芘在黄河水体不同粒径颗粒物上的吸附作用,重点探讨了颗粒物粒径对苯并(a)芘的表面吸附和分配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苯并(a)芘在黄河水体颗粒物上的吸附符合表面吸附-分配作用复合模式(2)苯并(a)芘在粒径d≥0.025 mm颗粒物上的吸附以表面吸附为主,表面吸附对吸附的贡献在68.7%至82.4%之间;当苯并(a)芘液相平衡浓度为0~8.87μg·L-1时,其在粒径0 007 mm≤d<0.025 mm颗粒物上的吸附以表吸附作用为主,当液相平衡浓度大于8.87μg·L-1时,吸附以分配作用为主;苯并(a)芘在粒径d<0.007 mm颗粒物上的吸附以分配作用为主;(3)苯并(a)芘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上的表面吸附对总吸附的贡献大小顺序为:(d≥0.025 mm)>(0.007 mm≤d<0 025 mm)>(d<0.007 mm);(4)苯并(a)芘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中的分配系数与有机质含量呈线性相关,其标化分配系数Koc约为1.26×105L·k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